首页
场地
空间
新版会员套餐来啦!点击进入个人会员页面,了解更多
我知道了
会员
新版
个人会员
企业会员
发现之旅
关于CPASS
点击“简体中文”,可进行语言切换…
我知道了
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
English
空间入驻
登录
注册
设置密码
完成设置后可以通过密码完成登录
首页
发现之旅
大城小事丨国子监里的网红四合院
CPASS
2019/05/14
阅读数 1892
作为一个生活在南方二十余年的妹子,在此次北京之行前,我便对这座拥有着三千年多历史的古都充满了好奇。
私以为大城市的现代化都是相似的,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。因此吸引我的,是沉淀着城市历史人文与生活气息的地方,它们像基因一样标记着一座城市的个性,散发出独有的荷尔蒙,吸引着气味相投的人类知己。
胡同,无疑是北京城的个性。
自元朝起,成百上千的胡同陆续形成,作为人们进出家门的必经小道,联结着四合院里寻常百姓的邻里之情,也凝聚起了老北京们对胡同的深厚情感。然而历史的发展,使得传统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发生对撞,胡同被推倒,轰隆隆地建起高楼大厦,适应着社会高速发展的脚步。
当人们终于从传统文化的消逝中惊醒,圈起了历史文化保护街区,胡同和四合院终于有了保护伞。但问题依然存在:
面对滚滚向前的现代文明发展,胡同文化该如何与之融洽相处,代代传承?
政府的旧城改造计划在寻找答案,民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摸索答案,而
“我宅”的创始人设计师们,也在用他们的方式,传达对历史的关注。
国子监街是北京最有名的胡同之一,因国子监和孔庙在此而极负盛名,成为了不少学生、中外游客的打卡之地。
工作日的国子监依旧热闹,相比之下,藏在期中的国学胡同显得很是清幽,喧闹的游客声被吞噬在胡同口,只留下春风吹得树叶沙沙的声响,和偶尔跑过的小黄狗憨憨的喘气声儿。四合院里的人家不知在聊些什么,声音穿过青砖灰瓦,飘到胡同里只剩下若有若无的声息。
我宅的院子便藏在这闹中取静的胡同之中。
— 宅GD —
我宅·宅GD
北京东城国学胡同16号
1
3
距您-m
宅GD坐落在孔庙的正身后,是我宅的所有院子中最具现代感设计的一个,也是唯一一个以办公为概念的院子。站在门外,你便能看到灰砖墙后面高出来的红白色不规则“小屋”,和周围的老树红花相映成趣。
走进宅GD,透过开敞的落地玻璃,你已经能看到以白色为主调的大客厅,点缀着红色和黑色的创意椅子,将空间营造出简洁又活泼的艺术氛围。
站在客厅的角落抬头一看,你也许会被天花板上自由游动的红鲤吓到,“看!鱼在飞”,这是设计师们制造的调皮的小惊喜,据说是夏天才有的“奇观”。
鱼儿们也在客厅的墙上“游来游去”。创始人设计师之一的丹青姐很喜欢苏州园林的假山鱼塘,便把它们搬到了宅GD的设计里,穿过蜿蜒狭窄的阶梯,就到了屋顶的露台,视野一下子更开阔了起来。
环视四周,错落的屋顶上有的种着花草,有的晾着衣物,大树从挨挨挤挤的四合院中间伸出粗壮的树干,满是恬静安逸的生活气息。一转身,孔庙红墙绿瓦的背影诉说着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儒学经典。而此刻,站在宅GD极富现代美学的露台上,传统与现代穿越时光交汇,周遭的一切恍然如梦。
宅GD的诞生是创始人设计师们在联合办公领域的一个尝试,独特的选址和设计很快吸引了从事艺术创作的团队来到这里办公,音乐会、社交酒会也偏爱宅GD,人们聚在这里创作、交流的同时,将更多元的文化带到了这里,也从这里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魅力。
— 国学 —
我宅·国学
北京东城国学胡同20号
1
0
距您-m
国学就在宅GD的隔壁,院子的门是两扇红色的老旧木门,保留了院子古朴的原貌,若不是管家领着,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居民的宅子呢。
院子里歪歪扭扭地长着一棵枣树,还有一棵瘦弱的海棠,阳光透过树叶和枝桠散落在地板上、屋子里,院子就显得更幽静舒适了。
院子的一边有一个纸片般轻薄的白色云梯,沿梯而上便是国学的露台,露台不大,但能近观孔庙崇圣祠斗拱,也因此吸引了黄晓明、马思纯、王大陆等明星前来拍摄打卡。
国学虽以民宿为主,但创始人希望给人们提供用于更多交流和活动的空间,因此把正对着门口的房间“琴酣”设计成了多功能客厅,人们在这里或是饮茶闲聊,或是进行沙龙分享,主题从美食到绘画、从服装设计到民谣音乐,国学小小的院子里从不缺少欢声笑语。
“琴酣”是国学最大的屋子,灰青色的墙砖是解放初期的房主从二环拆下来的城砖砌成的,巨大的碎砖石曾被藏在石膏板后面,我宅的设计师们意外地发现了它们,给了它们重新面世的机会。
— 有院 —
我宅·有院
北京东城安定门内大街205号
1
0
距您-m
有院是我宅的第一个院子,也是历史最悠久的院子,它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当铺,你现在依旧可以看到屋子里古老的痕迹。
房屋保留了充满年代感的抬梁式木质结构,屋内的墙面裸露出一块一块老旧的岩石,连廊上摆饰着被岁月侵蚀暗淡的木椅和旧米桶,它们在这里看着人来人往,见证着院子从繁华到衰落又到新生。
院子虽不大,却有不少的花草树木。梅花、海棠、荷花、竹子开在房间外,赋予了院子生气,也赋予了每个客房名字——有梅、有棠、有荷、竹。晴朗的夜晚坐在院子的是板凳上,仰头便能看到月亮,好不惬意。
有院的珍贵还在于创始人们对它倾注了最多的心血,5天设计,51天施工,奇迹般的改造时间进度也意味着没日没夜的投入。结果证明了,这样的艰辛是值得的,它换来了有院在开业7天后便红透北京,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小住、聚会,把酒言欢。
— 方塘 —
方塘坐落在香饵胡同,距离北京著名的美食街簋街不远,却没有簋街浓重的商业气息。
院子里有三栋建筑,分别代表了不同年代的建筑特色,展示着四合院的变迁。最年轻的建筑是中间的白房子,简约的设计和大块的落地玻璃构成了它时尚、浪漫的基因,与两侧“年长”的瓦顶平房形成和谐的冲突,像不同世代的子孙父辈在同一时空下对话、传承。这也让方塘成为了我宅的宠儿。年轻男女在这里求婚,明星们来这里拍写真,品牌们租用这里开发布会……
白房子前有一个方形的水塘,院子因此得名“方塘”。水塘底部装上了星座图案的小灯,夏天的夜晚小灯亮起,好像漫天的繁星都跳进了水里,如梦似幻。
“我宅”这两个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,有不同的释义。对它的创始人设计师们来说,我宅是他们对建筑设计的执着与热爱的情感投射。厌恶了与甲方的周旋,每日挑灯夜战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的生活,“我宅”突然从丹青姐的脑子里冒了出来,于是她拉着同为设计师的好友邹磊、郎银河一起,把对老北京的情感注入到破旧的胡同院子里,打造了现代美与古典美融洽相处的空间,将人们重新聚拢到胡同里,在分享与交流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。
陈凯歌导演的电影短片《百花深处》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他用一个“疯子”的故事诙谐却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胡同的怀恋,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。这便是在踏足这片土地前,胡同给我留下的印象,美好但正在逝去。
但“我宅”的出现和备受青睐让我看到了现代文明如何与传统文化融洽相处,甚至让更多人有机会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。曾经只剩老人们把守的老旧胡同里出现了年轻时尚的身影,院子里时不时飘出悠扬的音乐也给沉闷的胡同带来了新的活力,但与景点不同的是,这里依旧保持着胡同的娴静舒适,人们默契地小心保护着这份美好与珍贵。
我宅的四个院子都已经进驻到CPASS咯~
立即预定
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我宅·宅GD
北京市东城区国学胡同16号
1
3
距您-m
『大城小事』
是
CPASS
推出的空间故事栏目,在这里,你会看到散落在大城市各个角落的独特空间,和她们身上的故事。希望在城市中奔波的你,能在小空间小故事中,感受到温暖。
扫码下载APP
意见反馈
请选择账号身份
CPASS平台协议概要